根據最新一周的交易公告顯示,在5月中旬以前國家臨儲暫時不會投放,接下來市場還是唯有等待。隨著市場的不斷消耗,各地糧源分布不均,稻谷和大米價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。中國糧油信息網分析師尹秀穎認為,雖然淡季已至,再加上國家臨儲延遲投放,短期內米價未必就是跌跌不休的模式,短期內或將維穩(wěn),具體原因如下。
東北米價穩(wěn)中緩漲
與南方省級和地方輪換不同,東北產區(qū)原糧供應相對趨緊。其中黑龍江普通圓粒水稻價格已不低于1.45元/斤,出米率70%上。長粒水稻綏粳18品種的價格已達到1.60元/斤以上,出米率66%。超級稻與遼星同樣上調0.02元/斤左右至1.54元/斤左右,出米率70%,且已進入農忙,開始水稻插秧工作,原糧收購略顯困難,部分有庫存的企業(yè)也趁價高及時脫手,鎖定利潤。截止五月初,黑龍江普通圓粒大米價格已漲至2元/斤以上,如下圖所示。長粒米價格不超過2.4元/斤、超級稻米價格在2.15元/斤。雖然價格有所上調,但改變不了大米走貨速度,這米價上漲而非終端需求量增加所致,大多數是米企強行拉高。
五月份以來,南方江蘇山東產區(qū)稻與米也隨之上調,近期米企表示原糧收購已略顯困難。江蘇產區(qū)晚粳稻實際到廠價為1.23-1.26元/斤之間,出米率70%。大米主流出廠報價價在1.70-1.75元/斤不等,按質定價,走貨速度緩慢。山東濟寧魚臺地區(qū)晚粳稻到廠價為1.30元/斤,大米出廠報價1.83-1.85元/斤,較前期上漲0.02-0.03元/斤不等。再過一周,主產區(qū)將面臨新季小麥上市,貿易商及農戶將繼續(xù)拋售一部分原糧庫存,騰倉騰資金進行麥收,屆時米價上漲動力不足,短期內還將以穩(wěn)為主。
秈米因需求萎縮價漲難
與粳米穩(wěn)中上漲不同,秈米價格持續(xù)穩(wěn)定,且上漲乏力。一方面與粳米較價差較大,以安徽湖北地區(qū)豐兩優(yōu)大米出廠價格均價在1.93-1.95元/斤為例,整體與粳米間價差為0.03-0.1元/斤不等。同時部分企業(yè)考察完時候后表示,隨著氣溫升高,無論是居民飲食消費習慣還是沿海密集型企業(yè)數量減少,以及進口低價米依然沖擊著市場。部分企業(yè)表示,18年產豐兩優(yōu)各產區(qū)已見底,雖然后市依然看漲,但米價上漲著實困難,落價可能性不大。
糯米行情或以穩(wěn)為主
距離端午節(jié)的日子越來越近了,下游備貨工作已啟動。但從米企方面反饋的來看,糯米整體走貨情況一般,部分經銷商庫存充裕,持續(xù)備貨已不高。截止到本周黑龍圓粒糯米出廠報價為2.08-2.2元/斤、吉林2.2元/斤、安徽產區(qū)2.2-2.28元/斤,部分摻兌小白米的價格為2.17元/斤。根據市場需求來看,后市米價上漲空間已不大,米企可適當出庫及時鎖定利潤為佳。
內外差縮小進口米量低
近兩年來稻谷受托市價穩(wěn)中下調的影響,國內米價穩(wěn)中下調,與進口米間價差逐漸縮小,整體進口總量較上年相比有所下降。特別是主要進口國家越南,有數據統計2018年以來,越南對中國的大米出口呈現下滑態(tài)勢。越南食品協會副主席Do Ha Nam在一次會議上稱,雖然中國的大米需求旺盛,但是越南大米出口商在中國市場上面臨困難。自2018年以來,越南對中國的大米出口降至130萬噸,低于前期歷史最高紀錄300萬噸。Nam指出,出口下滑的原因在于中國進口政策的調整,中國要求對華的出口商登記注冊。另據進口貿易商反映,短期內越南大米進口總量或依然維持低位,有利于國內大米市場銷售。
綜上所述,近期關于國家臨儲投放的市場傳言很多,有說五月底拍賣,有說六月中旬拍,但市場終究會啟動,米價行情整體下行或將是不爭的事實,接下來的半年米價上漲之路依然困難重重。欲了解更多稻米行情數據以及未來走勢,敬請持續(xù)關注中國糧油信息網的官方網站(http://www.w3678ri.com)以及APP(http://www.w3678ri.com/app)和微信平臺(graininfo)或可致電0451-88001128咨詢,成為中國糧油信息網的會員,享受更多特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