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入5月份中旬,各大制粉企業(yè)陸續(xù)開秤收購新麥,由南到北報價在1.48-1.6元/斤不等。目前新麥仍處于零星上市階段,上市地區(qū)僅集中在湖北、安徽等部分區(qū)域,受南方陰雨天氣影響,大批量收割要在20號之后,而華北地區(qū)要在6月5號前后。受上市區(qū)域限制,目前南北廠家新麥收購價差拉開,那么隨著小麥大批量上市,南北小麥價差會縮小嗎?筆者認為,一方面要看新季小麥質量情況,去年南方小麥質量好,小麥大量上市后南北無明顯價差;另一方面要看糧庫收儲力度及物流運輸情況,去年湖北糧庫高價收購,吸引華北糧補庫,也拉高了周邊糧價。
22年夏糧收購政策公布,保障農戶種植收益。今年是疫情后的第三年,也是極為特殊的一年。一方面國外大環(huán)境糧價上漲,沖擊國內市場,今年上半年小麥兩度沖擊1.7元/斤大關,麥價創(chuàng)歷史新高;另一方面自3月份疫情全國大面積爆發(fā),已持續(xù)了2個來月時間了,如今雖然重災區(qū)已得到控制,病例下降,但疫情不斷反復,實現(xiàn)社會化清零還需要一些時間。當前國內經(jīng)濟形勢受疫情沖擊不容樂觀,各行各業(yè)或多或少都受到影響,尤其是建筑行業(yè)多處于停擺狀態(tài),農民進城務工崗位減少。而農業(yè)方面地租、化肥、農藥等農資成本卻一直在漲,因此糧價上漲,提高農戶種植收益刻不容緩。
倉容資金已到位,市場化收購熱情高漲。今年小麥收購主體尤其豐富,國企、大的糧食貿易集團齊齊下場,資金、倉儲實力較面粉廠、貿易商更為雄厚,因此更具有引導糧價的話語權。資金紛紛涌進小麥市場圖什么?那肯定是小麥有利可圖,還得是大利,不過收購主體多,對農戶來說是件好事,畢竟搶的人多了,丑姑娘也成香餑餑。對貿易商來說風險就大了,21年玉米行情至今還歷歷在目,用三方資金囤糧的有幾個掙錢了?建議大家不要被火熱的市場迷失了雙眼。
麥強粉弱,面粉持續(xù)疲軟。小麥收完后,大家后期一定是要賣出去的,夏糧期間收購主體主要是面粉廠、飼料廠、糧庫。飼料方面小麥價格偏高,已不具備大量替代優(yōu)勢,而且從國家杜絕青貯小麥,可看出小麥大批量飼用已是過去式了。糧庫方面首先是保證市場穩(wěn)定為主,而且中儲糧已提前掛拍了一部分合同,市場糧價炒的過高的話,糧庫還可以延長架空期。面粉廠方面作為小麥消耗的主力,當前日子卻并不好過,上半年疫情已持續(xù)了2個月,廠家生意十分清淡,而夏糧收購期間又處于面粉消費的傳統(tǒng)淡季,廠家資金有限,對高價小麥承受能力有限。
綜上所述,筆者認為當前工廠雖然開秤收購新麥,但多處于有價無市的狀態(tài),下旬隨著新麥上市量增多高價位地區(qū)有回調風險,不過今年小麥收購主體多,集中搶購后,價格或又將迅速反彈。欲了解更多麥粉行情數(shù)據(jù)以及未來走勢,敬請持續(xù)關注中國糧油信息網(wǎng)的官方網(wǎng)站(http://www.w3678ri.com)以及APP(http://www.w3678ri.com/app)和微信平臺(graininfo)或可致電0451-88001128咨詢,成為中國糧油信息網(wǎng)的會員,享受更多特權。(中國糧油信息網(wǎng) 張艷秋)
特別聲明